数十万平的厂房里,数千台机器之间正在有条不紊地“交流信息”:853台焊接机器人挥舞机械臂在工厂里自动运转、8台下探机器人在总拼工位进行下探式焊接、4台机器人对汽车轮胎进行全自动拧紧安装……在总装车间生产线上,每一分钟就有一辆汽车下线,却很少见到穿梭的人影,充斥着一种“平静”的氛围……
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这是,渭河畔,经开区泾渭新城,的一座超级“智能黑灯工厂”。在这里,主要工序具备100%自动化生产,整个工厂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无灯生产,“人睡机不睡”。
2017年7月18日,吉利30万辆新能源整车项目落户经开区,创造了重大战略性项目引进的“西安效率”。四年后,项目落成,作为吉利全球首个全架构、全能源、全车系超级智能黑灯工厂,让世人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突破与创新。
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下,西安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一路高歌”,形成了全链条产业发展格局。高科技汽车制造业也日渐成为经开区万亿级装备制造大布局的重要驱动。
吉利落户创造“西安速度”
“吉利30万辆新能源整车项目落户西安,创造了全市从征地拆迁到项目落地的纪录,大概仅用了20多天,当时我们称之为‘西安速度’。”西安经开区发改局一位负责人回忆,吉利项目洽谈过程中,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全程参与,终于使项目在2017年7月18日落户经开区,创造了重大战略性项目引进的“西安效率”。高效率背后,是经开区工作人员的不辞辛劳,他们以精准高效、务实周密的专业化水平为吉利团队提供全方位、全程式贴心服务。“那些天基本上就是连轴转,加班通宵工作是常态。”
据参与当年项目落地的工作人员回忆,在吉利初次投资西安的项目清单中,整车并不在列,然而,由于从省到市、由市到区的组合战队精准高效、务实周密的全心投入,吉利对规划布局进行了战略调整。双方完美合作的共同愿景,如阳光消融坚冰,化为汩汩清泉润物无声。
吉利项目落地后,经过几年的建设,2022年终于实现了第一批车辆下线。在西安经开区建成了吉利全球首个全架构、全能源、全车系超级智能黑灯工厂,也是吉利目前占地面积最大、投资最多、产品最高端、工艺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整车生产基地。
龙头带动汽车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吉利落地后,经开区的汽车产业有了商用车系列之外的第二条发展路线。陕汽、吉利“两大巨头”为经开区带来了汽车产业的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其中吉利已带动21家零部件企业入驻,逐渐形成了经开区汽车产业集聚效应。
目前,经开区逐渐形成以陕重汽、西安吉利为龙头,康明斯发动机、汉德车桥等为支撑,涵盖整车、专用车制造以及动力系统等汽车产业全链条产业发展格局,具备了60万辆整车的产能,聚集了汽车零部件、内饰件配套企业40余家,2022年实现产值674亿元,初步形成了龙头驱动、产业带动的发展态势。
龙头企业带动下,西安新能源汽车发展“一路高歌”。2022年,西安以101.5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量,弯道超车众多城市,摘得全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桂冠。可以说,全国每生产7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西安造”。
高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西安20年来在新能源产业的耕耘,也离不开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的拉动。
6月5日,西安吉利第30万台量产车正式下线。从2017年落户经开区到现在,西安吉利创造了单班dp750、双班dp1000、月产破2万台、159天实现量产车从20万台到30万台的跨越等多项纪录。西安吉利的辉煌还在继续。
加速布局 成就万亿装备制造的产业支撑
吉利汽车集团近期持续夯实纯电、混动、换电、甲醇等多技术路线新能源生态布局,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智能化领域技术创新。而自落户经开后,吉利汽车和经开区也一直处于“蜜月期”。吉利已将其最新两款车型星越l、奔驰smart的生产线放在经开区。经开区是这两款车型目前唯一的生产基地。
2023年4月,满载165辆吉利星越l汽车的55个集装箱,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国际港站鸣笛驶出。
“根据实际发运情况,未来还会增加零部件和集团其他品牌整车通过长安号的出口业务。”西安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制造总监陈斌透露。这也是西安借助优质项目重构汽车产业格局,以实现西安市及汽车产业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同时,计划投资4.8亿元的吉利新能源技改项目也将落户经开区,助力经开区新能源汽车迈入新发展阶段。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释放工厂产能,推动实现每小时生产下线65台整车。
随着吉利等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加速布局,经开区打造百万辆汽车重镇和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的雏形已现,高科技汽车制造业正成为经开区万亿级装备制造大布局的重要驱动。(丁正威)